夏天正是去海边游玩、吃海鲜的季节,海鲜可谓是有人爱有人恨,坊间关于海鲜的传闻也是不少,比如螃蟹都是避孕药喂大的、啤酒不能和海鲜吃等等,究竟谁真谁假?下面让专家一一为我们解答。
1. 先吃抗过敏药,就能防海鲜过敏?
答案:用处不大。
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医师蔡良奇解释道,吃海鲜会导致过敏,主要是其含有大量的异种蛋白,但是不同的海产品含的异种蛋白不同,造成过敏的机理也不完全一样。
如果仅仅是皮肤瘙痒或拉肚子的轻微反应,能够自行缓解,提前服药没什么必要;而可能出现严重过敏症状(如呼吸困难、胸闷等)的过敏人群,则要彻底切断过敏原,不吃海鲜。
2. 螃蟹是避孕药喂大的?
答案:可能性比较低。
第一,从生物学角度看,避孕药的使用范围是高等脊椎动物,对螃蟹此类低等无脊椎动物没什么效果。
第二,大家喜欢吃的蟹膏、蟹黄是螃蟹的性腺,投放避孕药可能会抑制性腺发育,不是亏大了?
第三,避孕药本身价格不便宜,而螃蟹的养殖面积也很大,想要发挥药效,必然需要大剂量的药,养殖户是不会做这种不划算的事的。
3.海鲜+啤酒,诱发痛风?
答案:有这种可能。
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医师石桂秀介绍,海鲜+啤酒会导致痛风,是因为鱼类(尤其是凤尾鱼、沙丁鱼、三文鱼等)、贝类及虾、蟹含有较高的嘌呤,酒精加速嘌呤分解,生成尿酸,而且酒中的乙醇不利于尿酸排出,就会引起痛风。
可以说,酒精与海鲜本身都是痛风的高风险因素,加在一起是“雪上加霜”。
4.生吃海鲜,寄生虫、细菌隐患大?
答案:是的。
海鲜中的寄生虫和细菌较多,最好不要生吃。
有研究显示,生的鱼、虾、蟹、贝类及海藻等海产品中可能含有副溶血性弧菌,生吃海鲜很可能会诱发食物中毒,出现腹泻、呕吐等症状。
副溶血性弧菌有很强的耐热性,80℃以上的高温才能杀灭。
海鲜上的潜在寄生虫卵和加工、运输过程中染上的病菌,则要在沸水中至少煮5分钟才能杀灭。
因此,建议不要吃生海鲜,一定要彻底煮熟;死虾蟹和贝类最好不吃。
5.海鲜+维生素C=砒霜?
答案:否。
这一说法指出,海鲜中的五价砷化合物可能会与维C反应,产生剧毒的砒霜。
事实上,正规渠道销售的海鲜都会经过卫生部门检测,砷含量不会超过国家规定的0.5mg/kg,这么推算,人至少要吃150kg的海鲜和十几斤水果才会出现中毒,这显然不现实。
还有研究指出,维C无法单独把五价砷还原成三价砷,还需要借助还原性谷胱甘肽实现。
本站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收集,仅供用于页面演示。请遵循相关法律法规,本站一切文章不代表本站立场。如有侵权、请联系本站删除